历史上的关羽其实不用青龙偃月刀,吕布不用方天画戟,张飞不用丈八蛇矛。人们之所以这么认为,大概是因为这些武器颜值高……
《三国演义》中的蜀将关羽,“面如重枣,眉若卧蚕,绿袍金铠,提青龙刀,骑赤兔马,手绰美髯”,寥寥几笔,流传到现代,他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尤其是青龙偃月刀,这是关羽的标配。关羽是耍大刀的祖宗,在他面前耍长柄大刀,摆明了不自量力、自取其辱。
但假设,要由你做形象设计,给你纸笔,为赤兔马上的关羽配一把武器,你会不会也画出青龙偃月刀那样的长柄大刀样子呢?
虽说人各有喜好,但可以保证的是,关羽那样威武霸气的武将,肯定得配一柄同样威武霸气的神兵。
据说男生小时候都喜欢在纸上画各种炫酷的武器,无论刀枪棍棒,十八般武器必然都造型华丽,有棱有角。
游戏设计师其实有着相似的脑回路:神将配神兵,武器一定要炫酷。
在三国游戏中,青龙偃月刀无疑是最值得着力刻画的一种武器:可能刀柄盘了一条龙,刀刃刻着云纹,刀身金光闪闪,一看就不是凡兵。
《真三国无双8》中的关羽
随着游戏画质日趋精美,青龙偃月刀也越来越好看。但总的来说,这仍只是一个好看程度从1到10、到100的过程。
因为在此之前,这把刀的诞生存在一个从0到1的突破,从不存在到了存在。
不仅仅是孩子、游戏设计师倾向于把武器画得炫酷,中国古代民间百姓、乃至流传青史的戏剧家与小说家,脑回路其实也都相似。
前两年,有部上世纪70年代的台湾电影《关公大战外星人》在网上爆红,听名字就比关公战秦琼要猛,是老一辈电影人的脑洞大开之作,给人一种穿越了的荒诞感。
其实古人也不遑多让,他们甚至不惜把宋代的刀,交给三国时期的关爷爷去用,活生生让他耍到现在,几乎快耍了1000年。
一个“刺”字引发的悬案
不少人可能曾听说,历史上的关羽其实不用青龙偃月刀。
虽然无论雕塑、画像还是文艺作品,关羽基本都配青龙偃月刀,不是自己提着,就是追随他一生的周仓握着。可在正史里,其实从未出现过这把刀的踪迹。
《三国志》写关羽杀颜良,是一句“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一个“刺”字,就引发了学术界的诸多疑问——大刀适合刺吗?
《吞食天地2》中的关羽,看着也不是不能刺,但使用难度就太高了
元代前的史料文献,也一直找不到“青龙偃月刀”几个字。直到关汉卿所写的杂剧《关大王独赴单刀会》中,他笔下的关羽,一来要用偃月刀,二来,为了解决“刺”颜良的问题,还特地佩了一把宝剑。
由此可知,至晚到元代,关羽用刀才开始定型。早期的艺术创作者也不是不知道“刺”的问题,但确实舍不得偃月刀。
那么,为什么元代才开始出现青龙偃月刀呢?
答案很简单,因为偃月刀这种刀,本就是元以前的宋代才有。
有史考证,汉代用最多的兵器是戟和矛,没有成规模地拿长柄大刀作武器。《三国演义》说耍大刀的许褚、张辽,《三国志》明确记载都是使戟、用矛。
现在我们看到的经典版“偃月刀”,最早出现在北宋兵书《武经总要》。
这种偃月刀华丽威武,质量较重,斩、劈的威力非同小可,但也因此不适用于战场杀敌,反而成为训练、仪仗或宫殿侍卫的武器。明清武科举中,甚至专门有一门考舞偃月刀的科目。
好看,但很重,这种宋代才有的长柄大刀证明,关羽用什么武器虽有争议,但可以肯定,即便用刀,他用的应该也不是青龙偃月刀。
可三国时期的关羽,怎么就用上了宋代的刀呢?
元代以前,金代有幅版画,名为《义勇武安王》,是现今发现最早的关羽画像。偃月刀业已在其中出现。
金代这张版画较老,大家可能看不分明:中间坐的是关羽,两侧是关平捧印、周仓手握偃月刀,身后也有人立着关字旗,身前另一人举着把短柄刀。
这一整套形象,正是迄今为止流传最广的关羽像。金代以前,至迟到宋朝末年,中国民间供奉关羽的庙宇就已遍布各地,这套形象随之深入人心。
也因此,史学界存在一种猜想,关羽用偃月刀的形象,有可能是受了周仓持刀形象的影响。作为关羽的“警卫员”,宋元时期的周仓形象拿宋代侍卫常用的偃月刀,是更加合理的。
无论这种猜想对不对,确实是因为青龙偃月刀太过威武霸气,人民群众与文艺创作者都喜闻乐见,才有爱好者将其配给了关羽。
后人评关羽形象,有一句“平也、仓也、马也、刀也、巾袍也,皆宜与云长并垂不朽者也”,是说关平、周仓、赤兔马、青龙偃月刀、青巾绿袍,这都是能跟关羽契合,能一同不朽的东西。
这些要素,尤其是青龙偃月刀,也的确突破了史实的限制,永远地留在了民间故事与文艺创作当中。
自古长矛幸运E
而凭颜值征服时间的,在三国武器中,并不只有青龙偃月刀。
之前说到,汉代武将最爱用的长柄兵器,无非戟、矛。这样一想,吕布的方天画戟本身是戟,似乎搭配得正当好,应该符合史实了。
《全面战争:三国》中的方天画戟
可问题是,画戟之所以叫画戟,是因为它被施以彩色,通常作为仪仗陈列。南北朝以后,戟也逐渐退出了实战舞台。而在正史里,也未曾见吕布使戟的记录。
你可能会问,那“辕门射戟”不就有戟?
《三国志》讲辕门射戟,用的是一句“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吕布让小兵去营门举了“一只戟”,这只戟的身份,其实相当可疑。
更关键的是,汉末《英雄记》明确有一句“布以矛刺中汜”,说明吕布是用过矛的。
综合来看,我们之所以熟悉吕布配方天画戟的形象,恐怕也是因这搭配实在好看。ACG圈有句俗话,叫“自古枪兵幸运E”,但长矛实在是比枪兵还可怜,许多名将都用它,到头来谁不记得它。
不过请等一下,既然吕布用矛,汉代武将都用矛,那用丈八蛇矛的张飞,武器总不至于弄错了吧?他用的恰恰便是矛。
确实,《三国志》有一句“(张)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横的的确是矛,但没有精确到蛇矛。
和青龙偃月刀、方天画戟一样,丈八蛇矛经《三国演义》一渲染,声名显赫。它的矛头似毒蛇吐信,别具一格。但仔细想想,丈八蛇矛两个尖,妨碍穿透力,歪歪扭扭的刃,又妨碍劈砍,这恐怕也是装饰性大于实战意义。
《三国志13》中的丈八蛇矛
正史里虽然偶见“丈八蛇矛”几个字,但无论是古代兵书,还是现代考古,都没有发现我们认知中那种蛇形的矛头。
所以史学界也有观点认为,或许是因为汉代长丈八的矛,也就是“丈八矟矛”中的“矟”(念shuo,第四声)字,读音与“蛇”相近,长矛又像蛇,以讹传讹,丈八矟矛就成了丈八蛇矛。至于它毒蛇吐信的样子,大概也是民间臆造。
归根结底,还是颜值问题。
光秃秃一支矛实在不好看,蛇形矛头就有趣多了。
颜值高就能为所欲为了吗?
话说回来,史实并不是一个“刺”字就能够解释透彻的,关羽到底用不用刀、吕布和张飞到底是不是只用矛,答案会随着新发现的史料与考据不断更新。
但从古至今都不曾改变的是,民间百姓,以及文艺创作者,他们有着自己对虚构与想象的喜好,来让故事变得更加丰满、富有魅力,并且引人入胜,让人不断地将之流传下去。
也正因如此,手持青龙偃月刀的关羽形象才穿透时空,展示在我们面前。我们觉得他一身装束浑然天成,实际上早已历经时间的重重打磨。
所有故事也都是一样。我们一翻《三国志》,会发现诸多与《三国演义》有出入的地方。我并不觉得这是《三国演义》的缺点,反而觉得它的故事背后有着数不清的历史选择,可以看到那是厚重的、历久弥新的。
关羽用什么武器尚待考证,青龙偃月刀却永远地留下来了;武将传说未必完全符合史实,但人们依然为他们激动、喜悦或者悲伤。这也是历史的一种魅力。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
-
不为情怀,只为感动——我为《头号玩家》补了两次票 2018年5月4日早上九点四十五分,中雨,一个身影奔跑在坑坑洼洼的人行道上。汽车飞溅的水花把他的 ...可乐Boy2018-05-12
-
我想自杀护士却不让——一场别开生面的对战游戏 官方称,这是一个史无前例的FPSS游戏,全称为First Person Saver/Suicid ...很方便201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