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春夏秋冬,男男女女都向往爱情。
1966年1月,美国,印第安纳,一个叫作Ted Sutton的大学新生突然感到分外无聊。
这一年,计算机已经进化到了第三代,使用晶体管,速度变得更快。再过几年,英特尔会发明微处理器,乔布斯将创办苹果公司,互联网也初见雏形。但那些暂时和Ted Sutton无关,他只能在无聊的时候去看电视上的约会节目,那种节目有点像后来的《非诚勿扰》,一位女嘉宾会对着三个男光棍问东问西,最后选一个人牵手下台。
直到有一天,他读到了一篇文章,里面提到哈佛大学的学生尝试用电脑和打孔卡(早期计算机用来输入数据的工具)对同学进行配对,一个新奇的念头爬进了他的内心。
没过多久,Ted Sutton就在学校的校报上刊登了一篇广告,向全校的单身男女们介绍他的伟大创想:“火焰计划”。
而“火焰计划”的用户,只要向他寄来自己的名字、地址还有一美元,就能收到一份问卷,还有一张IBM的打孔卡。填完,把它们寄回来,很快就会收到由电脑“科学匹配”出的结果——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三位电脑认为“最合适”的异性人选的联系方式。
他还承诺,如果有谁通过“火焰计划”认识并最终结婚,他将为双方各送出一套Erich Fromm的《爱的艺术》(The Art of Loving)。在50年后的一篇文章里,他承认自己从来没有看过那本书,“但作为广告还挺应景的。”
当时的其中一份广告
就像今时今日的许多在线调查一样,他列出了50个问题,参与者只需要回答“是”或者“否”。
其中有些问题直到现在还有人在用,比如“我更喜欢狗”、“如果有选择,我会想换个名字”或者“有时候我会光脚穿鞋。”还有一些性别专属的问题,比如男性会需要确定自己是不是认为“女人应该以家庭为中心”,而女性则要决定喷古龙水是不是“显得很娘”。
“火焰计划”的问卷
然而,虽然“吃人家的嘴软”,但登过广告的校报还是决定对他开炮。他们先是写了一篇关于“火焰计划”的文章,然后又登了一条谴责电脑配对的社论。就像我们能猜到的那样,黑红也是红,一个星期内就有800多人寄来了属于他们的一美元,塞爆了Ted Sutton的邮箱。
他的这一壮举甚至扩散到学校之外,全国知名的女生联谊会“Delta Zeta”也寄来了信件,希望可以给他们多寄去一些问卷。当他前去收问卷的时候,一大群女生立刻围住了他,求他务必收下自己的答题卡,赐自己一段良缘。
形势不是小好,是一片大好,但Ted Sutton却感到十分紧张。
因为他根本不懂计算机。
那些答题卡是从学校的注册处借来的,他也根本没打算把这些卡片放到计算机里去——本来不该这样的,但他找来的合伙人竟然因为“火焰计划”闹得太大而中途退出,只剩下Ted思考人生。
思考人生的结果出来了:让上帝来决定一切。他把所有人的卡片混在一起,然后用随机抽出来的结果进行配对。他赶在截止日期之前把这些结果寄了出去,计算机在整个过程当中没有起过任何作用。
但Ted Sutton也不是完全这么胡来,他依然展示了自己人性的光辉。一位叫作Val的女生引起了他的注意,因为她的身高足足有一米九三。
“对Val,我完全没想着赚钱的事,心里只想着这位女巨人的孤独人生,还有我为她找到一生挚爱的承诺。”Ted为此翻遍了“火焰计划”所有男生的资料,终于凑齐了三个比她高的男生,把联系方式附在卡片上寄了出去。
但他遇到了一个问题:这位Val实际上是个男人,还是个足球运动员。Ted也不知道当时为啥把他归在了女性的那一拨里——于是,他成功地把三个更魁梧的男生介绍给了Val。
Val把这事迅速爆料给了校报,校报迅速写了一篇文章嘲笑“火焰计划”,然后美联社竟然也迅速跟进,最后这个消息被超过1200个电台播出了。笑话传遍大江南北,Ted的亲爹打来电话:“你到底有没有在认真上学?”
就这样,1966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计算机配对”项目宣告崩盘。Ted带着一部分“火焰计划”的经费落荒而逃,躲在一个小城里恶补GPA,然后转学去了麻省,后来成为了一名心理学家。
他不知道在这成百上千名参与“火焰计划”的男男女女中,到底有多少人最后走到了一起。但确实有不少人真的因此出去约会了,“我甚至还模模糊糊记得,有两对情侣最后真的结婚了。”
也许是因为这件事太过荒谬,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都没再有人提起过“计算机配对”,偶尔有人尝试推广,最终也惨遭失败。
人们寻找伴侣的方式,回归到了在报纸上征婚。有一阵子,通用价格是前四行免费,然后每一行要加4美元,于是人们为了省格子用起了各式缩写——比如“SBPM”的意思就是“单身非裔职业男性”(而不是“xx宝可梦大师”)。
也有一些更加前卫的人选择在电视上播出自己的信息,于是每到节目空隙,你就能看到孤男寡女们的征婚启事在屏幕上一闪而过。
到了90年代,“900电话”也逐步兴起。这是一种经常以数字900开头的收费电话,除了被拿来和陌生人配对聊天、留下自己的征婚信息,还经常用于色情电话。这是一项暴利行业,尤其能吸引未成年人一试禁果,最终引起了大规模的家长抗议。
但这也带来了新的商机。
1993年,一个叫作Gary Kremen的斯坦福大学毕业生也沉迷于2.99美元/分钟的电话约会,但他很快就觉得这玩意儿又昂贵又低效,根本满足不了自己寻找另一半的需求。
就像当年的Ted一样,同样的念头击中了他。
1994年,还只有5%的美国人上过网的时候,Gary Kremen从自己的信用卡里预支了2500美元,买下了Match.com这个域名,准备用来兜售自己的线上配对约会服务——他的想法非常前卫,网站对同性恋、双性恋以及跨性别者们也都有对应的配对社区。
在网站成立后的第一次采访中,Gary Kremen不无骄傲地宣布:“Match.com将会为这个星球带来史无前例的爱。”
Gary Kremen其人
虽然一开始有些惨淡,甚至要靠自家员工发假扮顾客去给其他用户发邮件,但乘着互联网的东风,Match.com很快发展了起来。Gary Kremen还在那时提出了一个后来被证明是金科玉律的窍门:先想办法吸引女性用户,然后男人们就会跟着加入。
到了2005年,Match.com已经拥有了超过4000万名用户,可惜Gary Kremen没能看到这一天,他在1996年就被投资人们清理出了公司。
网络征婚变得越来越普遍,一位来自芝加哥大学的学者John Cacioppo在自己的研究结果里发现,2005年到2012年,美国竟然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情侣是通过网络认识的。
这股风潮自然也刮到了中国。
2003年,正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读研究生的龚海燕创办了世纪佳缘。当时的她已经被其他的婚介网站骗了两次,于是决定自己动手做一个“严肃的网站”,并且游说身边的研究生同学们加入。
世纪佳缘意外地成功了,第二年他们还在北京和上海同时举办了线下见面会,最后甚至还赚了一万块钱。就连龚海燕自己的老公,也是在世纪佳缘上认识的。
当时的龚海燕
后来的故事,我们大概也都知道了。“世纪佳缘”确实成了一块有名的招牌,以至于我们一说到婚介网站,就会想到它的名字。但近两年来,它最出名的几次事件,基本上都是些虚假信息之类的丑闻。而在研究生宿舍里创业的龚海燕,也早已二次创业失败,消失在了互联网之中。
在1966年“火焰计划”广告的开头,有这样一句话:“无论春夏秋冬,男男女女都向往爱情。”我们是这样的向往爱情又害怕孤独,于是难免会向各种崇高的存在求医问药,希望能够获得帮助。这个崇高的存在曾经是宗教、药剂和手上的纹路,现在则变成了算法和大数据。
但科技没能消灭孤独,它就像医学界那句名言说的那样,“有时治愈,经常关怀,总是安慰”。根据民政局近期公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有2.4亿单身成年人,相当于两倍的日本总人口。其中,有 7700万人处于独居状态,预计2021年将上升至9200万,这差不多是邻国越南全体国民的数量。
从某种角度上讲,近乎骗局的“火焰计划”,有点像是关于我们今日生活的寓言:人们相信科技能帮助我们走到一起,但“科技”也许只是一场混乱的随机。
而我们前面所说,创立了最早的“世纪佳缘”后又卷款潜逃的那位Ted Sutton,反倒是在一场葬礼上偶遇了自己后来的妻子,并且一起度过了三十多年的美好生活。
当时的他还是一名研究生,而她要年长许多,已有三个小孩,是个婚姻咨询师。假如这是在配对网站上认识的“伴侣”,可能你会觉得自己被骗了——光看纸面上的数据,这个配对结果显得格外拙劣。
但没办法,这就是会让大数据都失算的爱情。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