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方头方脑的机器人emoji是怎么来的?

微梨(3type)
文化 2019-06-24
文化 > 方头方脑的机器人emoji是怎么来的?

*本文原载于“3type”

问有谁会不喜欢 emoji 呢?

这些五颜六色的小图标

在世界各地大放异彩,

恐怕是字体界最受欢迎的“明星”了。

有关它们的话题

好像怎么聊也聊不够——

使用最新的主流汉语拼音输入法键入“jiqiren”,你就可以得到一个“机器人”的 emoji🤖️。不论你使用的是哪种品牌的哪一个设备,你看到的机器人形象大概率是类似的:方方脑壳皿字嘴,三角鼻子圆眼睛,迷之罩子扣左右,一颗小灯头上顶。

常见平台上造型类似的🤖️emoji。(Emojipedia,笔者制图)

常见平台上造型类似的🤖️emoji。(Emojipedia,笔者制图)

为什么各厂商都选择了这样一个形象来代表机器人?今天这个时代,人工智能在各行各业大显身手、扫地机器人也已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来源于铁皮玩具(tin toy)的造型未免显得有点过时。铁皮玩具被二战后的日本制造商发扬光大,在大洋对岸的美国曾风靡一时。

左:日本制造的机器人玩具“厘厘普”(Lilliput,名称源自《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被认为是第一台“现代”机器人玩具。具体面世于战前还是战后,有争议。(collectorsweekly.com)

左:日本制造的机器人玩具“厘厘普”(Lilliput,名称源自《格列佛游记》中的“小人国”),被认为是第一台“现代”机器人玩具。具体面世于战前还是战后,有争议。(collectorsweekly.com)

右:各种铁皮机器人玩具。(tintoyarcade.com)

对太空的向往之情弥漫在冷战时期的美国——1957 年升空的史普尼克卫星(Sputnik)拉开了美苏之间长达 20 年的太空竞赛的序幕,机器人也和火箭一起,成为铁皮玩具中的常见造型主题,这类玩具也被称作“太空玩具”。

但机器人这个造型的渊源仍可继续向前追溯——甚至到捷克剧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在将 robot 一词引入英语[1]之前。从偃师的歌舞人偶(《列子·汤问》,公元前4世纪)到奥兹国的铁皮人(《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1900),对于这种有头有脸、能够自动运转的、类人形的人造机械的幻想,可以在人类历史的不同时段、不同地域找到。

左:偃师的人偶(图源网络)

左:偃师的人偶(图源网络)

右:1939 年电影版《绿野仙踪》海报(左二为铁皮人)。

铁皮机器人玩具的风靡,在大家心目中将“机器人”的概念和方头方脑的形象划上了等号。哪怕今天的年轻人已不曾玩过这样的玩具,受到身边信息的耳濡目染,也会逐渐建立这种认识。

同样带有一丝复古气质的还有外星怪兽👾。这一 emoji 的常用形象为紫色的像素画小怪物,来源于 1978 年发行的街机游戏《外星侵略者》(Space Invaders)。[2]由于其八位元的造型,现在也常被用来表达和游戏或计算机技术相关的话题。

凡事总有例外,对于🤖️和👾这两个表情,就有一些厂商给出了不太一样、甚至完全不同的形象。但是这样一来,你是否还能在第一时间读出“这代表机器人”,或者立刻意识到它和电子游戏的相关性?

两只特立独行的🤖️。(Emojipedia,笔者制图)

各厂商的👾。总体上可以分为四个阵营:紫色像素、绿色像素、紫色高清、另辟蹊径。(Emojipedia,笔者制图)

既然 Emoji 作为被计算机编码的一种“文字”,那么它长成什么样就是一个“字体设计”的问题了。把🤖️设计成方脑袋还是圆脑袋、👾设计成像素画还是高清图,抑或是把🐕设计成柴犬还是柯基,就如同 g 该是单层还是双层、1 起笔处究竟有没有弯一样,取决于厂商和设计师自己的选择。

🐈和🐕的设计选择。(Emojipedia,笔者制图)

不过,字母造型尚有“易认性”(legibility)这一评价标准,emoji 也是一样。如何让这些小图标准确快速地传达出它本身的含义,就是设计师需要考虑的问题了。


🙏是一个代表“双手合十”的emoji,但它的造型原本不是这样的。在 Apple 平台上 iOS 8.3(2015)之前的版本中,手掌两侧有着放射状的光线,表现出一股“灵力”。

有人则从这个图形中读出了另一个含义,认为这两只手属于不同的人——这样一来,就成了“击掌相庆”(high five)。在一条“愿逝者安息🙏”的推特下,便有人指出“在这种情况下击掌是不是有些不妥”。[3]

歌手惠特尼·休斯顿意外身亡后的推特讨论:“RIP 惠特尼🙏”“我相信这是一个击掌 emoji”

外国网友制作的梗图(meme):“我才知道这个 emoji 是‘击掌’而不是祈祷的人”(knowyourmeme.com)

中文互联网上也有类似的流言。(图源网络)

虽然也有人敏锐地指出“击掌时二人的拇指通常会指向相反的方向”,但必须承认,只出现了两只手的这个表情确实容易让人误解,这也就是 iOS 平台上这个 emoji 设计的问题。如果换在 Windows 平台,把肩膀和头部都完整画出来,就肯定不会有“击掌”的感觉了

左:网友所认为的击掌。右:真实的击掌,注意相反的拇指方向。(笔者制图)

表现出头部的🙏版本。(资料来源:Emojipedia)

如果追根溯源,这个合掌的 emoji 甚至没有“祈祷”的含义——这是在日本文化语境下的常用手势,表示“拜托了”或“多谢”,以及用在吃饭之前的“我开动了”(いただきます)。

从紧闭的眼睛可以感受到这个人在诚恳地发出请求“拜托了”(お願いします)。Docomo 是日本的电信运营商,在其定制 Android 手机中使用这套 emoji 替换了原有的 Google 版本。

在 Unicode 标准中,🙏的描述为“手掌合在一起的人”(Person with folded hands);而 Apple 则描述为“双手合十”(Hands Pressed Together),仅代表一个手势而不体现面部表情。2015 年,Apple 去掉了放射状光线;在当前流通的其他各平台上,这个 emoji 也都采用了和 Apple 一致的设计。

各平台上的最新版🙏emoji(截至 2019 年 6 月)——甚至连袖子的颜色都一样,除了 WhatsApp 的颜色稍稍偏绿。(Emojipedia,笔者制图)

这样一来,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就可以用这个 emoji 来表达各自文化语境下的含义了。尽管双手合十的具体场合有所不同,但都表达类似“诚恳”或“祝福”的含义,不至于像误读为“击掌”一样引起这样严重的歧义。

印度教徒和基督教徒的🙏手势。(Pixabay,Emojipedia 拼图)

但是,并非所有的 emoji 设计都会按照“消除歧义、提高辨识度”这样的目标来设计。对于各个厂商而言,自家 emoji 造型所承载的远不止设计本身。因此我们得以看到不同厂商的不同手机📱emoji,而且都保持着最新产品的样子。

Apple 则把自己的产品线全面植入了emoji列表中,包括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键盘⌨️、手机📱、手表⌚️,甚至包括鼠标🖱️。妙控鼠标(Magic Mouse)这洁白的俯视图在某种程度上足够让人迷惑了。

各厂商的手机📱emoji。(Emojipedia,笔者制图)

Apple 平台上各种自家产品的 emoji,以及妙控鼠标的产品图。(Emojipedia/Apple.com,笔者制图)

更让人迷惑的是水枪🔫。在 2016 年以前,这个 emoji 是一把手枪——如今也有某些平台仍保持为手枪。Apple 引领了这一更改,其他平台纷纷响应,到了现在塑料水枪已经占领了 Android、Windows 等几大平台;在 iOS 上,我们也无法再用键盘上的输入码“shouqiang”打出这个 emoji 了。(相应地变成了 shuiqiang,或者 sheji 也可以。)

手枪到水枪的这一变化当时在互联网上引发了关于政治正确、审查制度、企业立场以及网络对社会安全的潜在影响等等方面的广泛讨论,也有人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4]但是,将近三年过去,真实“手枪”造型的 emoji 几乎从主流平台上消失了。

三大平台上🔫的演化。(Emojipedia,笔者制图)


手枪不论在哪种语境中都会和暴力、犯罪、轻生这样的负面词汇划上等号,就像🙏的虔诚和善意一样普世。不过并不是所有符号都如此,比如大家常用来表达 OK 的👌在某些文化下(包括地中海国家、中东、德国的部分地区,以及一些南美洲国家等等)就有着冒犯的含义。[5]

这样的文化差异也体现在其他 emoji 上,比如🈶️🈚️最初的含义是“收费”和“免费”而非中文语境下的“有”和“无”——因为它们代表日语词汇“有料”和“無料”。

免费 Wi-Fi。(p-sozai.com)

因为 emoji 最初来自日本(这个单词本身也是日文“絵文字”的拉丁字母转写),有相当数量的符号深深刻着日本文化的印记。这也是为什么会有日本地图🗾——这个风格的地图 emoji 仅此一家;此外,神社鸟居⛩️、富士山🗻、寿司🍣和糯米团子🍡也在 Unicode 时代的第一批 emoji(2010 年)[6]中就已经出现了。而更多的景点、食物和文化符号比如国家公园🏞️(2014 年加入)、克尔白黑石🕋️(2015)、牛角面包🥐(2016)、饺子🥟(2017)、红包🧧(2018)等,都是后来才陆续加入 emoji 列表中的。

除了🈶️、🈚️,其他这样的的汉字图标还包括申请🈸、营业🈺、月度合计🈷️、折扣🈹️、已满🈵、合格🈴等等。这些符号一旦离开了日本语境,它原本的含义也就不再重要。认识汉字的人必然会用字面含义去理解和使用它,其他国家的人也会看到这样的解释:“🈹️,日文图标‘折扣’,上面写有汉字‘割’,字面意思是‘切割、分离’。”[7]

在字体领域,一旦和汉字挂上钩,往往就会有一些麻烦出现。这并不是因为在技术上有什么难点,而是由于今天的主流计算机文字编码系统 Unicode 对汉字的处理方式所导致。在 Unicode 中,不同国家所使用的汉字都被归类为“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但问题在于,一些在不同地区写法不同的字被合并到了一起。比如中国大陆使用的“径”字,在香港写作“”,这二者仅能通过字体区分;[8]而大陆的简化汉字“户”和日本汉字“戸”则是位于两个码位的不同字。

思源宋体对“曜”字在不同地区版本中的处理(从左至右: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日语汉字、韩语汉字)。(source.typekit.com)

思源宋体对“曜”字在不同地区版本中的处理(从左至右:繁体中文、简体中文、日语汉字、韩语汉字)。(source.typekit.com)

在这种情况下,为同一个汉字按不同地区的写法设计不同的造型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还可以通过 OpenType 技术实现自动区分。对于 emoji 而言,我们也可以通过同样的技术解决地区差异。比如,让🈵️在中国大陆显示简体字“满”,在港台显示“滿”,在日本则显示“満”;或者,停止标志🛑在中国显示“停”,在英语国家显示“STOP”……不一而足。在字体 Weaf Mono 中,设计师就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Weaf Mono 中的字形区分:英语、波斯语、中文;简体中文和日语汉字。

Weaf Mono 中的字形区分:英语、波斯语、中文;简体中文和日语汉字。


根据地区不同,为字体设计不同的造型。这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那些可能包含文化差异的 emoji,都可以用这种方式解决。

Weaf Mono 作为一款支持多种语言文字的字体,其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多语言多文化的设计,并在其 emoji 部分做了很多尝试。Emoji 的造型延续了字母部分的特征——以打字机为灵感,等宽,且具有一种“圆润的机械感”。

提到医疗救助,最为大家所熟知的符号就是“红十字”了;但是这个符号和基督教的十字架有渊源,因此伊斯兰国家则相应地使用红新月。此外,日内瓦公约中规定的保护性标志还有红水晶,用于其他国家。[9]Weaf Mono 字体中的救护车🚑就包含了分别应用这三种标志的设计。

上:Weaf Mono 中的🚑。

下:各平台的🚑设计——Apple 使用了代表医疗救援的“生命之星”,而其他大部分平台均为红十字。(Emojipedia,笔者制图)

Weaf Mono 中的书本📕区分了从“左到右书写”和“从右到左书写”两种,书脊的位置有所不同;清真寺🕌️则包含了四种造型,分别对应阿拉伯、波斯、印度和中国回族的样式,而非都是穹顶和宣礼塔。

通过 OpenType 特性,这些不同的造型会根据排版引擎的地区或语言设自动改变。那么,如果将字体设计其他方面的思路延伸到 emoji 的设计,是不是也可能产生有趣的结果呢?Weaf Mono 就尝试将“字重”的概念加入了 emoji 中——如果有人物出现,则反映为“胖瘦”;其他情况则根据含义加以变通,比如红酒杯🍷中就表现为酒的多少。

另外,笔者设计的一款西文行书风格字体中,也尝试将字母中的连笔和粗细变化融入 emoji 中。和普通字体相配合的 Emoji,不一定非要是彩色图形不可——结合字母的笔形特征,也能产生别样的趣味。 

“铜版手写体”(copperplate handwriting)风格的字体中,和西文字母风格一致的 emoji 设计。

“绘文字”无论在文化、技术还是设计方面,都已经成为了字体领域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我们期待在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emoji 的设计能够焕发出更精彩的活力。❸

  • [1] 恰佩克在其作品《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R.U.R.,即“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的缩写1920年)中用“roboti”一词指代一种类似仿生人的造物,他们的外表与人类无异,用于服务人类。该剧于 1921 年首演,并将 robot 一词带进英语。en.wikipedia.org/wiki/R.U.R.
  • [2] en.wikipedia.org/wiki/Space_Invaders
  • [3] blog.emojipedia.org/emojiology-folded-hands
  • [4] blog.emojipedia.org/apple-and-the-gun-emoji
  • [5] en.wikipedia.org/wiki/OK_gesture
  • [6] 发布于 2010 年的 Unicode 6.0 是第一个正式包含 emoji 的 Unicode 版本。2015 年,emoji 有了自己的专属版本号,即 Emoji 1.0。从第六版开始,emoji 的版本号开始和 Unicode 一致,即 Unicode 11.0/Emoji 11.0。
  • [7] emojipedia.org/squared-cjk-unified-ideograph-5272
  • [8] 本文中这个字也是通过 CSS 样式调用了香港地区的字体所得。
  • [9] en.wikipedia.org/wiki/Emblems_of_the_International_Red_Cross_and_Red_Crescent_Movement
关于本文中提到的几个 emoji 平台:
JoyPixels 即原 EmojiOne,最初为开源发布,后转为付费:joypixels.com
emojidex 是一个“emoji 作为服务”(Emoji as a service)平台,可以在网站或 app 中通过 emojidex 库调用:emojidex.com
Messenger 为 Facebook 的即时通讯 app,这一系列 emoji 于 2017 年 10 月终止使用:blog.emojipedia.org/facebook-discontinues-messenger-emojis
其他 emoji 系列为各厂商产品中所使用。
——
Weaf Mono 由郑初阳设计。
题图:iPad 的“表情符号”(Emoji)键盘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21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App内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