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形象。
在现在的社交媒体上,争议越来越多,网络骂战的阵仗也越来越大,针对个人的一些大型网络声讨也常常发生。在国内,我们一般称之为“网络暴力”,而在日本,这个现象有个专有名词叫“炎上”。
当单个对象被通过网络进行集中式的批判、谩骂刷屏时,叫做“炎上中”。因为这个词在日本已经非常流行,导致产出了自己的文化——去年,有一家专注解谜和放置类游戏的开发商一款叫《炎上中》的手游。
和大部分的“回短信”形式的游戏差不多,在《炎上中》里,玩家可以通过虚构的社交平台和不同性格的网友聊天,选择适当的信息来攻略这些虚拟人物。
但又和大部分的“回短信”形式的游戏不一样,《炎上中》里可攻略的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甚至较与性格更加鲜明的缺点。而这个游戏里的“攻略”就是指利用这些人物的缺点,回复合适的信息,诱导他们达到“炎上”。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帮助这些人物规避炎上,但这并不是游戏建议的攻略方向。
《炎上中》里的几个网友,其背后各不相同的缺点有点像社交网络里的七宗罪。
这些不同的角色类型在现实中的网络环境也似曾相识,像是汲取了互联网阴暗面后分裂出的一个个典型。
在游戏过程中,当你攻略人物的时候,右上角会有个火焰形状的空框,如果你的回复戳中了对方的G点,能加速他暴露本性,那空框就能被填满一分,他也就离被炎上近了一点。
在这样的攻略过程中,“捧杀”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手法:
譬如游戏中一位叫做贤也的高三男生,自先前推文被转发数高过5k后,他高涨的虚荣心就再也难以填满,不断搓手手期待下一次爆红,但又苦于找不到好材料。
如果玩家想对其进行攻略,只需要在这时候吹嘘他几句“人气博主”,并且在贤也对陌生人发挥自己的毒舌本性之时,稍加几句随声附和,就能很轻松的让他被炎上。
而在攻略沉迷自拍略显自恋的“柚子兔”时的套路也类似。先夸其可爱似天使,后鼓励她回喷挑剔其外貌的路人,也能顺利达到炎上的结局。
这种捧杀行为虽然并非互联网特产,但效益却能通过网络达到最大化。就像这款游戏里一样,轻飘飘的几句夸奖完全是零成本,却能让被夸奖的对方失了智,轻飘飘如云里雾里,不知何时就漏了马脚。
这有些像娱乐圈里明星的公司花钱给明星造人设,或者是粉丝闭眼无脑狂吹,用其本人根本没有的一些品质将明星包装金光闪闪无可挑剔。但“捧”本为不实的东西,其实就是在“杀”。
除去捧杀,在《炎上中》里还有一招“恶意诱导”:
上图中的的“蘋果醬”是个专盗别人的图的网络画手。虽然她破绽露的明显,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但是只要玩家装糊涂,怂恿她把质疑自己的网友挂出来,就能让“苹果酱”炎上。
《炎上中》里,这些被炎上的人物们没有一个得到好下场,被人肉、被停学、个人主页被攻陷,种种悲惨结局花样百出。
但其实在游戏里,我们能看到最多的不是这些虚拟人物的凄惨收场,而是网络可怕的力量。
游戏中贤也被炎上的结局
虽然这些被炎上的人都是有所谓原罪的,如爱慕虚荣,尖酸刻薄,性格冲动。但其实这些负面因素在现实里非常常见,甚至可以说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这样类似的缺陷。
但是在网络的作用下,这些人性阴暗面被无限放大、拉近,这些“罪人”也让人觉得触手可及,用键盘就能对他进行正义的制裁。
而这种正义的制裁和这些人犯下的错误相比,是非常不对等、远超量刑的,大量的零成本的谩骂聚焦在一个人身上,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旁人难以想象,不只是废了一个账号那么简单。
虽然在制裁的过程中,参与者能输出自己的道德观点,短暂性成为正义使者,甚至得到制裁恶人的快感。可一旦事情超出控制,这些参与者伸张的或许就不再是正义了。
《炎上中》里,最后用这种方式向玩家展示网络的可怕:在玩家成功将五个人物攻略完毕后,游玩者自身也会被炎上,感受到成为众矢之的体验:
“炎上”作为日语汉字,原本的意思是在形容“大型建筑物着火”的样子,现在则多指通过网络对于一个人的言行进行批判、谩骂等行为的“网络暴力”。这种运用其实很形象——在网络里的炎上倒是真如远方高楼起火,只看得到其烟炎张天,但高楼中人究竟承受着什么却无法得知。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