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到游研社的征文时,我就觉得应该写点什么——当然不是为了游戏机什么的,PS4 Pro,Switch,Xbox,Steam,GOG,Uplay,Origin这些我压根一个都不知道。单纯觉得玩了这么多年游戏,体验了那么多现实里不可能的人生,体会了那么多虚拟的喜怒哀乐,又因为游戏认识了那么多朋友,却几乎从未以游戏的角度审视过这人生的三分之一。
可是当打开话匣和Word文档,滔滔不绝却陡然变得如鲠在喉。写些什么呢,又从哪说起呢?那个我和仨哥们共用一台电脑,相约一人一个职业,却从来没打到过第三章的《暗黑2》?那个被我玩成“偷钱”和“养成(三级兵)”游戏,高三又捡起来玩的《红警98》?那个直到现在都让我赞不绝口,念念不忘的国产“暗黑”《秦殇》?那个因为BUG卡在第一章结尾,耿耿于怀再也没碰过的《无冬之夜》?还是那些月月必买让我了解更广阔世界的游戏杂志?
似乎遍地都是嘈杂的记忆,嚷着要上车疾驰,感慨一番。可我总觉得少点什么,对比于那三分之一人生大小的背投,不论是哪一个游戏,哪一段故事,都一时哑语,不禁寒蝉。这小二十年的游戏人生,到底该从哪说起,才不会让我感到遗憾呢?
初代目《魔兽世界》,没有战网,有个叫“崽崽”的线上好友,职业忘了,种族貌似是亡灵。远古时代嘛,又是PVE服,玩的人真不多。某日我俩相约第二天——忘了要干嘛,只记得第二天他没有上线,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直到我AFK,再没见过他的ID在我的好友列表里亮过。在“特别迟(TBC,燃烧的远征)”的版本,认识一个血精灵法师小姐姐。那是真的小姐姐,每当人家问我游戏里一些(我认为)特别简单的东西时,总觉得人蠢;所以回答的总是很别扭。其实女性玩家的“负面印象”,在我这里,就是从那儿开始的。后来人家被盗号了,再也没出现过,很是惆怅。可能正是从那时起开始反思自己做人是不是有丶问题,对人是不是太严苛。公会会长每个号的ID我都记得,“我爱看电影”“我要看电影”“我想看电影”以此类推……还互存过手机号。每周海加尔山团队地下城公会活动,我总是因为高三时间太少,关底Boss阿克蒙德之前就得下线,老拿不到毕业武器。因此还私聊过他,能不能通融下把活动时间改到周末。老哥严肃又不失温和地告诉我,不能因为个人而影响到大团的活动。讲真,这么简单的道理受用至今。大一军训拉歌的某个晚上,得知大学开学了,老哥专门打了电话和我侃大山。我呢,边聊边在助教疑惑的目光中一本正经地离开队伍,坚定地走向了食堂……地瓜真好吃。
不知道为什么,其实都是小事儿,却记得特别清楚,有的回忆起来甚至还会红了眼眶,酸了鼻子。没出息。
16年,被留学时一起玩《风暴英雄》偶然结识的哥们儿又拉回了《魔兽世界》的坑。这坑里故事可多,现当代嘛,还没进入艾宾浩斯记忆曲线的谷底呢。但像上面那三个小故事一样能沉淀下来的,可能就这一个:“姐夫”和“姐姐”——大家惯用的称呼,由来按下不表——人俩现实中就是夫妻,游戏里也是夫唱妇随。人可好了,尤其“姐夫”,就跟邻家大哥一样,恍惚间有种学生时代被老大哥照顾的感觉。这倒在其次,主要是人俩那种相处真是让我羡慕,不仅能说到一起,还能玩到一起;不是迫不得已地各自妥协,而是各得其乐地乐在其中。也许是我少见多怪,但真挺羡慕的。
尤其是我这种,经历过某一任女友半夜推门进来,我却在偷偷摸摸地玩几周里的第一盘《英雄联盟》的恐惧——印象还挺深,我玩上单提莫,惊慌中直接退游戏关电脑,正要开口道歉,却发觉她只是感到不安稳想过来钻我被窝睡觉;体会过某一任女友在我和哥们儿们联机《风暴英雄》嗨翻天的时候却只想关我电脑,拔我电源,强迫我去睡觉的痛苦——简直就像你上大号时不得不在酣畅淋漓的当口夹断一长条的那种自我了断的崩坏感,生无可恋不过如此——噫,不知道反面教材怎么都跟睡觉有关,可能是因为电子竞技没有睡觉吧……
还有很多只字未提的。所有这些事,挥一挥手,掠过的就是无数个画面,走马灯一般,转得特别快,有些都看不清了。回过神来仿佛梦醒一般。
特别巧,最近朋友来叙旧,茫然间得知她要离婚了。大幕忽地一下张扬起来:那年高三,我这人比较奇怪,越是紧张越喜欢去做拖节奏的事情,比如晚自习时去网吧玩《魔兽世界》,挖虚空龙蛋,刷声望买坐骑;某天晚上我带着她去玩的路上,因为大车多,我就开玩笑说,我们要是撞死在去网吧路上,会不会太丢人了?
没想到那时我旁边的小女孩儿,现在都为人妻为人母了,这过得也太快了吧!不过,我更没想到的是,她竟然说那是她第一次去网吧,是我带坏了她……淡漠无语脸。其实这位朋友的确和我不同,至少不是网吧常客——而是耽美爱好者,每天向我安利那些直男看不懂的东西,这么算起来也是早期耽美粉了……不在网吧的那些个晚自习里,我们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起,就是当年各地方的谈天说地领导小组之一,有时集体开会,有时分组讨论。读闲书——比如《三体1》就是那会看完的,聊游戏——比如我同桌最爱的《天下2》,闲扯淡——感觉和现在在网上水帖子没差别。本该认认真真,题海无涯苦作舟的年纪,我们却在做着其他事,做着自己喜欢的事。
《美国丽人》里,主角说起自己高中时为了买8-track录音机打了一暑假的工,被人说“That sucks(弱爆了)”,他却回答“No. Actually, it was great. All I did was party and get laid. I had my whole life ahead of me(不,其实很棒,那时的我成天寻欢作乐,有挥霍不完的人生)”。诚然,最近几年玩游戏不少,学生时机子差,后来工作了买了游戏本,补了不少票,填了好多坑。电影级的最新两代古墓丽影,真男人才玩的DOOM,蒸汽朋克的羞辱1&2以及同一个工作室出品的吓到了“真男人”的Prey,刺客信条2代和“埃及旅游宣传片”的起源,民风淳朴的蝙蝠侠阿卡姆系列2&3,英文版的无主之地1,第九艺术的生化奇兵1&3,浓郁欧美古典RPG范儿的神界3原罪,“这也能行”的传送门1和“这特喵的也能行”的传送门2,最接近“暗黑2”的黑暗黎明,暴雪全家桶就更不用说了,等等等等。算是把梦又做得大了一点,圆满了一点。还开了很多新坑,猎天使魔女,地铁1&2,不一而足;乃至吃着碗里,还望着锅里的《战神4》……
但是,再也没有人会坐在那,听我不着边际,毫无顾忌地胡侃了;再也没有心境可以享受那种“做着其他事”的闲暇了;再也没有了,顺带没有的还有那几任不喜欢游戏的女朋友,最近一任前女友是喜欢的,不过……不提也罢。
逝者如斯,光阴易逝,这些我懂。
物是人非,故人难在,这些我也懂。
坦白地说,像我们这种玩了一款游戏就相当于过了一次人生的硬核深度“头号玩家”,压根不会沉溺在这种简单的感伤之中。只是希望,在经历过这所有之后,不管是人生的四分之一,三分之一,还是全部,末了我依然可以像最初的我一样,保有一颗赤子之心,热爱游戏,热爱生活,热爱朋友,热爱我所拥有的一切——不过现阶段最重要的恐怕是相信,相信总有一任女朋友会既热爱我又热爱游戏的……
我只是喜欢玩游戏,在游戏中,探索未知,思考已知,体验非凡,感受不同,上学时如此,毕业后也如此,现在如此,以后也将如此,这就是我的生活,这就是我。
这就是我的三分之一个游戏人生。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 首页
-
- 页 / 共页
-
夜访游戏人 01王小冉西装笔挺地站在湖边,和他并肩的,是他的新娘。这是位于北海道夕张山脉的水之教堂,安藤忠雄 ...跳重脚底重脚2018-05-22
-
一位泡泡系列玩家的自白书 我是一位来自西南地区的一位骨灰级泡泡系列玩家。90年生,于97年正式接触电脑,那时操作系统还是w ...奶娃小乖2018-05-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