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APP

世界首位击败俄罗斯方块的人,仍然不够完美

上野紫
趣闻 2024-10-11
趣闻 > 世界首位击败俄罗斯方块的人,仍然不够完美

10月6日,dogplayingtetris在Twitch直播里做到了重生(rebirth)通关,他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击败”NES(美版FC)平台《俄罗斯方块》的人。

玩家社群里认可很多种通关方式,重生通关是最难的一种,当打通255级、游戏自动回到第1级时,就算完成挑战。如果愿意,还可以从1级继续玩,分数累加,理论上可以无限次触发重生。

dogplayingtetris完成重生后继续玩,再次打到91级dogplayingtetris完成重生后继续玩,再次打到91级

具体来说,重生通关有多难?手速、眼神、耐力是三个主要难点,必须把个人能力都推到极限,才有可能做到。

最明显的难点是手速,指的是操作手柄的速度能否跟得上方块的下落速度。

NES版的开发者从没想过有人能玩到后期,所以从第29级开始,方块下落速度达到最快,快到按住十字键也来不及把方块横移到恰当位置。

29级的下落速度29级的下落速度

突破第29级是最初定义的第一种通关方式,玩家们的应对策略是改进操作手法。

这段操作方式的变革我们此前有过报道,简单来说,第一个突破29级的手法名为hypertapping,手指以抽搐的频率快速连按十字键,缺点是比较“费手”;第二个是玩家CheeZ发现的rolling手法,一只手快速连敲手柄底部,带动十字键撞击另一只手,再次提高方块的横移速度,而且不太耗费体力,后来逐渐成为主流手法。

下一个难点是眼神能否看清方块的“阴间配色”。

方块一共有10种配色模板,每10级从头循环。但是从第138级开始出现bug,配色不再遵循模板,而是越来越魔幻,经常有黑色背景、深色方块的低饱和度配色,很容易看不清造成失误。

目前还没有应对配色bug的特殊技巧,玩家只能靠着专注力强行分辨。

每种混乱的配色都有专属名称,148级名为“木炭”(charcoal)每种混乱的配色都有专属名称,148级名为“木炭”(charcoal)

第三个难点是耐力能否扛过游戏的升级bug。

通常情况下,每消除10行方块提升1级,但是第235级的bug导致要消除810行才能升级,约等于耗费大量耐力白送80级。

第一个发现升级bug的是Greg Cannon,但他不是手打,而是开发了AI辅助软件StackRabbit,让AI精确控制方块的落点,探索《俄罗斯方块》的边界。

这次AI探索停止在237级,因为游戏崩溃了。

对于熟悉任天堂的玩家来说,导致崩溃的根本原因很亲切,正是老传统:硬件性能贫瘠。

NES的CPU不支持乘法运算,简单的3*3要换成3+3+3才能计算。像是关卡等级、消除的行数、方块加速下落几格等等因素,都会让游戏得分翻倍,后期的复杂乘法全都换成更繁琐的多轮加法,给贫瘠的CPU上满强度。

更雪上加霜的是,CPU还要同时渲染画面。加法还没算完,CPU就要中断计算,去渲染下一帧画面,然后再回来做加法,有种做题家的疲惫美感。频繁切换任务,频繁在ROM和RAM之间读取数据,一个环节出错,就能触发游戏崩溃。

美版NES使用的CPU美版NES使用的CPU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让游戏崩溃而达成的“杀屏”(kill screen),是玩家们认可的第二个通关方式。

不算AI,Blue Scuti在今年年初成了第一个杀屏通关的人类,一时成为无数媒体争相报道的头条人物。

他还在媒体采访里跟《俄罗斯方块》的作者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有过连线他还在媒体采访里跟《俄罗斯方块》的作者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有过连线

第三个通关方式,就是开头提到的重生通关。但dogplayingtetris玩的是修改后的NES版本,能避免中途崩溃,这才有了打到255关的可能性。

问题随之而来,原版游戏能不能做到重生通关?

理论上能,因为崩溃是可以避免的。但只要看过崩溃统计之后,任谁来了都得承认“我做不到”。

统计表的局部统计表的局部

在崩溃统计表里可以看出,原版游戏最早在155级就能触发崩溃,每个潜在的崩溃都有概率用特定方式避开,像是不能单消、不能让方块加速下落超过7格……

如果记忆力够强,可以做到背板。但是游戏里的下一个方块是随机形状,谁能保证在危机时刻拿到需要的方块?

已经有AI做到了原版重生通关已经有AI做到了原版重生通关

想做到原版游戏重生通关,具备手速、眼神、耐力还不够,强运才是最关键的技能。

多年以前,没人相信突破29级、杀屏、改版重生是人类能做到的,但玩家们总能创造不可能。原版游戏重生通关,也许并不遥远。


展开全文

扫码关注

游研社公众号

小程序

游研社精选

10
快速评论
热门评论
全部评论
评论时间
查看全部评论
  • 首页
  • 下一页
  • 页 / 共
作者:上野紫
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相关阅读
App内打开